氢能迎来战略机遇期
10月19日,中国在上海举办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论坛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起,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和” “背景下的氢能产业、科技与生活”,促进发展氢能合作产业,促进氢能领域,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共同完成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国家健康“双碳”目标实现。
让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
“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努力争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排头兵。”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赵东在论坛上表示。
赵东介绍,目前,中国石化拥有国内最大的制氢能力,年产量39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1%,“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1000座加氢站,让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正积极布局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光电、风电制氢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绿氢生产项目。同时,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石化将为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和加氢站运营保障,为“绿色冬奥”赋能助力。企业发力,政府助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上海将抓住能源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握绿色低碳的大趋势,从三个方面加快建设整体进度最强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聚焦创新引领,为氢能应用注入新的动能;聚焦示范应用,特别是港口区域的示范应用,例如洋山港、东海大桥等是氢能源汽车最好的应用场景;聚焦开放合作,建设氢能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长三角联动合作,依托区域优势拉长板,共建长三角氢能走廊。 “围绕‘双碳’目标,中国科协将通过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氢能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聚集科技界共识,推出攻关方向;体现科技界担当,提供决策建议,积极组织跨学科、跨地域顶尖专家,协同发力、集成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撑;搭建国际化平台,对接国际标准,通过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加强氢能技术的国际交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氢能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说。
中国石化密集布局氢能
中国石化近年来不断加快氢能产业布局。从资本运营、技术研发、生产储运、网点布局、社会合作等各领域全面推进氢能发展,已经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其中,2019年11月6日,中国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氢能合作备忘录;2020年3月26日,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新建2000立方米/小时氢气提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2020年7月16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质量检测项目”获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CMA),系国内首家获CMA资质认证;2020年9月23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高纯氢气生产示范装置在高桥石化成功投产,这是国内首次将炼厂副产氢气提纯至99.999%;2020年12月15日,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正式投产。今年以来,中国石化更是对该领域“氢”睐有加。10月28日,中国石化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在资本支出方面,前三季度炼油板块支出106亿元,主要用于镇海、安庆等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和氢气提纯装置等项目建设;营销及分销板块支出99亿元,主要用于加油(气)站、“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和物流设施等项目建设。业内人士指出,油企进军氢能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作为油气资源的上游生产者,油企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制氢能力,具备以相对较低成本生产氢气的条件;其次,石化企业有着庞大的加油站网点及天然气管网,现阶段能够直接用于氢能网络的搭建,大大缩短供氢规模化的时间;最后,氢气从制取、储存到运输、应用,均与传统油气业务的模式高度契合。
多名院士建言氢能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在论坛上各抒己见,为氢能产业支招。 “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工作,是石化产业的重大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石化产业将向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应该坚定走“绿色化、自主化、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王基铭看来,石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电气化、电力绿色化是必然发展趋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必经途径;推进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是关键;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是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电力行业脱碳和零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面向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方向主要是“五化”。在能源供给侧方面,包括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在能源需求侧方面,主要方向是电气化、智慧化和高效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认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商用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用户;液氢、氢气管道运输会得到发展;燃料电池工业发电将得到重视;氢储能会成为主要储能方法;近期以灰氢为主,中远期向蓝氢、绿氢方向发展;难以减排领域氢能逐渐开发利用。 “保障氢能本质安全的基础是材料。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抗氢损伤的高强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指出,其研究方向的第一个方法是用涂层覆盖,第二个方法是阻止氢在材料内部的扩散,第三个方法是在微结构调控引入抗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