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素网

大量氢车困于“氢荒”?

发表于:2021-03-23  来源:高工氢电  

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规模最大城市之一,佛山严重的氢源紧缺,困住了这座城市很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正常跑动。

多名佛山本地氢能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自去年七八月份以来,佛山的氢气供应开始变得紧张。导致佛山氢源紧缺的其中一个原因,与位于东莞的巨正源一个无法按期正常投运的制氢项目有关。其实向佛山供氢的厂商不止巨正源一个,但其他厂商的供氢量都偏小,所以巨正源的供氢出现问题,就出现了明显的“氢荒”。

据佛山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全市已开通56条氢能公交线路,购置上牌氢能公交车1000辆,投运氢能物流车448辆,氢能客车3辆;建成加氢站24座,其中已投入运营17座,氢能示范应用走在全国前列。

佛山作为广东省氢能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城市,氢能车辆推广规模及加氢站建设还在持续快速扩大当中,对氢气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加大,氢源保障问题对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其实不止是佛山,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正面临着氢气供应不足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作为氢城“领头羊”,佛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氢车受困,氢价上涨

由于佛山本地缺乏氢源,外地运往佛山的氢气供应持续偏紧,严重影响佛山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导致很多车没能跑起来。

佛山氢能产业协会会长、佛山市高明区氢裕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俊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公司目前投入运行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共30辆,但由于氢气紧缺导致难以满负荷运营。另有多位知情者也表示,目前佛山全市有不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停运状态。

当然还有更多的车辆是必须持续运营的,比如承担了城市公共交通职责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车多氢少的情况下,导致氢价明显上涨。目前,佛山大部分氢燃料电池汽车每消耗一公斤氢气比此前正常情况下多了10元。

有加氢站负责人透露,在佛山和广东本地现有氢源无法满足车辆需求的情况下,有的加氢站不得不从广东附近的福建、江西两省购买氢气。氢气运输成本增加,也助推了氢价上涨。

如何破解难题?

客观来看,在推进氢能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当前佛山因巨正源制氢项目进展滞后导致的氢源紧缺,也只是短暂性的问题,相信随着该项目及广东省内更多制氢项目的推进,“氢荒”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

根据《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广东全省的制氢规模要达到约8万吨。

广东将通过推进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谷电制氢及清洁能源制氢等氢源建设,支持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集中送出示范工程、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制氢综合开发示范工程,以及积极推进富余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以拓宽氢源渠道。作为广东氢能示范城市群中的一员,佛山显然也会从中受益。

需注意的是,等待制氢项目的完工是需要时间的。而为了解决近在眼前的“氢荒”问题,尽快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及终端销售价格,佛山市早已开始行动。去年底,佛山首座制氢-加氢加气一体站——南庄天然气门站已经动工。

“佛山本地必须要有氢源,才能满足供应,并拉低从周边城市进入的氢气价格。”知情人士告诉高工氢电,为此佛山开始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年前一个制氢加氢一体站已经动工,年后又批复了几个站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会有5-6个制氢加氢一体站。这些站制出来的氢气不单单满足自己使用,也可以供氢给周边站。

目前国家“以奖代补”政策要求,氢能示范城市的氢气价格在35元/kg以下。佛山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至加氢站,在现场重整制氢,可以有充足的量供应;同时结合天然气较低的价格及设备折旧来看,能够达到比每公斤35元更低的价格。如此一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不足及价格昂贵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佛山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批复及建设其实非常不易。国家一些法规政策规定制氢装置需要放在化工园区内,但如果按照这个规定来办事,就不能满足大部分车辆的加氢需求。

“佛山政府为申请在非化工区建设制氢加氢站一体站,花费了很大精力,目前也被要求只能在示范区内为氢能产业配套。采用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是小型的,移动方便、安全可靠。”知情人士透露,工业用的大型制氢装置还是需要在化工园区内的。佛山这道“口子”的打开,或可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模式。

也许有人会质疑,天然气制氢是化石燃料制氢,不够环保。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可以实现源头零碳,才是氢源的终极完美方案。但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尚处于探索阶段,不能满足眼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需求。化石能源制氢虽然不够理想与完美,但依然是现阶段获得大宗、低价氢气的主要方式。

从世界各国来看,由于在资源分布、技术基础、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其制氢工业所选择的工艺各有侧重。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制氢占比最高,达48%;其次是醇类裂解制氢,占比30%;焦炉煤气第三,占比8%。

任何事情要达到理想状态,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预计等到氢车推广及其他氢能应用相对成熟,氢气长距离储运技术得以攻克,届时“绿氢”占比才会逐步扩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