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素网

武汉氢能汽车开启商业推广:每辆客车补贴80万元,年内运营加氢站11座

发表于:2020-01-06  来源: 湖北日报  

1月5日上午,全国首批燃料电池通勤客车在武汉开发区交付给武汉铁龙通勤公司运营。

这是继2019年3月武汉首座固定式加氢站投入试运营,21台公交车当年5月在汉投入运营之后,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进展中又一重要标志性事件,将为武汉乃至全国燃料电池通勤车商业化运营提供验证。

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汽车到底有哪些差别?如何买得起、用得起?武汉在发展氢能汽车产业方面有哪些政策支持?当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分别采访了首批燃料电池通勤客车制造商、营运商和武汉市汽车产业办相关负责人。

与传统汽车有哪些差别

1月5日,武汉众宇动力首席技术官李骁介绍,当前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是以氢气为燃料,工作原理是通过质子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行驶。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喝进去的是氢气,排出来的是水。与当前插电式电动汽车相比,“喝”氢的燃料电池汽车充电更快,此次交付的燃料通勤客车,加满一次氢气仅需10分钟左右,续航里程则在300公里以上。同时,安全性比一般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更高。即使车辆发生氢气泄漏,并遇明火,但因氢分子比空气小并能很快向外逃逸,在室外不会形成堆积,因此不会形成安全事故。

李骁认为,我国氢能源来源广且可再生、循环制取,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将是未来终极能源汽车,这已成各方人士共识。

燃料电池车如何用得起

武汉铁龙通勤公司是一家为上海通用武汉分公司、华星光电、纺织大学、长江职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等30多家单位提供通勤班车服务的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梅晓宏介绍,公司与武汉众宇动力签订了200台燃料电池通勤客车购车合同。

燃料电池车用得起吗?

梅晓宏介绍,燃料电池通勤客车,每公里运行需用电0.7度—0.9度,加1公斤氢气可发15度电,当前,加氢站氢气售价约为60元/公斤。这意味着运营成本比纯电动汽车贵4倍,比燃油汽车贵两倍,但实际运营成本没有这么高,原因是有国家和武汉市政策补贴。

车辆购置方面,2018年之前,国家和地方对燃料电池客车补贴共计100万元,2019年6月25日之前,国补和地方补贴共计80万元,2019年6月25日至今,国家虽没有明晰的补贴政策,但国家没有取消补贴。当前11米长大客车价格是130万元/辆,8米长大客车是120万元/辆。如果补贴到位,实际购车成本为30万元—50万元/辆,比纯电动车要便宜50%,比柴油车也要便宜。

同时,武汉市对加氢站建设和加氢营运公里有补贴。武汉市规定,对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以下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建设补贴;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含)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建设补贴;新建日加氢能力200公斤(含)以上的撬装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50万元建设补贴;同时,加氢站运营期间,按10元/公斤标准给予运营企业补贴,年补贴最高200万元。

“目前,公司正在武汉南三环建一座加氢站,预计今年4月投入运营。到时,加氢实际营运成本将与纯电动客车持平,甚至略低。”梅晓宏说。

如何打造氢能汽车产业之都

武汉经信局汽车产业办工作人员袁玉坤介绍,武汉发展氢能汽车产业起步早、有基础、更迫切。

武汉是全国知名车都,为加快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产业转型,早在前几年,武汉就提出打造“氢能汽车产业之都”。

2018年1月,武汉就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提出到2025年,武汉将建成加氢站30座—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车、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总计1万辆—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袁玉坤介绍,目前,武汉已建成加氢站3座,在建有8座,预计到2020年底,武汉投入运营加氢站达11座。重点分布在武汉开发区、东湖开发区和临空港开发区。远期,将在每个远城区建成一座加氢站。

在产研方面,目前,武汉从事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企业30多家,包括整车生产、电堆、质子交换膜、材料等企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为加速氢能汽车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武汉市又通过《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包括奖励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大公务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对新建加氢站给予50万元至300万元补贴等。

袁玉坤介绍,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产业中试阶段。此次众宇率先推出燃料电池通勤客车,标志着武汉在全国率先迈出燃料电池客车商业运营的关键一步。

李骁介绍,武汉众宇动力2011年落户武汉开发区,就是看中武汉完备的汽车产业链。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最核心部件电堆系统,将氢能转化为电能效率达50%以上。当前,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应用于通勤客车、公交车和物流车,尚未向家用乘用车推广,一方面受制于加氢站建设,另一方面乘用车空间较小,要求燃料电池发动机体积进一步缩小。但李骁坚信,但随着需求量增加,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武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