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正文

【两会声音】亿华通、天能控股集团、中天科技、国家电投集团、南方电网的代表们为氢能产业发声

来源:CHC氢能大会 2025-03-04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建议推进氢能在工业及电力等领域多元化示范应用

【两会声音】亿华通、天能控股集团、中天科技、国家电投集团、南方电网的代表们为氢能产业发声

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等高效协同下,我国氢能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一是首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接近尾声,市场、资本等资金开始观望,氢能产业面临融资难题,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二是产业链资金垫付压力大,企业应收账款普遍占比高,企业运营困难;三是车用高纯氢保障能力不足,我国加氢站建设总数虽位列全球首位,但覆盖密度不足;四是行业规模小,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年推广量不足万辆,且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力度。支持国家中长期国债用于民营企业技术研发及日常运营,支持各类投资机构设立主要投向氢能领域民营企业的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为氢能领域民营企业提供创新型信贷产品、专项债券和担保等金融服务。    二是完善奖补资金发放机制,及时发放奖补资金。    三是打造低成本氢气供应保障,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建立多渠道、稳定、经济的多元氢能供应体系,积极鼓励探索经济、高效、安全的储氢与运输技术。    四是开展氢能高速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示范应用,建议强化全国范围内的氢能高速示范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国氢能高速示范路线、氢能供应等。同时,建议鼓励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围绕物流及工业园区,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鼓励拓展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船舶、低空、航天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五是推进氢能在工业及电力等领域的多元化示范应用。建议鼓励先行先试,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积极开展储能领域和发电领域商业化推广、逐步探索冶金、化工领域替代应用。(本报两会报道组 贺王娟)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优化氢能产业政策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两会声音】亿华通、天能控股集团、中天科技、国家电投集团、南方电网的代表们为氢能产业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关于优化氢能产业政策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自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来,国内氢能产业从早期交通领域的燃料电池示范应用,逐渐向产业链上游制氢、储氢、运氢及加氢侧重布局,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氢能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色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清洁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4年11月,氢能作为能源属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氢能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发展问题,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产业属性问题。  

一.缺少专职机构,没有形成政策合力,确保战略实施的稳定性。当前氢能产业涉及能源、工业、交通、科技等多部门监管(如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存在标准/补贴等政策制定权分散、地方试点重复建设等问题。《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上升为国家能源体系组成部分,但缺少更高层级常设机构保障战略实施稳定性。  

二.标准法规滞后,各地方执行标准不同。在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氢能的意愿及创新层次不穷,但也因相关标准规范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在传统燃煤电厂利用电解水进行制氢来调峰项目,市场主体有意愿,但由于标准及法规的制约,导致项目推进效率不高;再如加氢站的审批管理办法及流程,各省市也都不尽相同,存在的顾虑较多,行政审批的难度大。  

三.氢能及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及售后成本较高,仍需政策扶持。燃料电池的商业模式受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和售后成本的制约,仍不能实现市场化,但近几年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投资出现了同质化的苗头,导致发展氢能的资源要素分散,产能利用率不高,资金浪费,人才分流,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  目前各省市在积极出台氢能高速的示范补贴政策,但各省市的政策存在有区域性的特点,车辆上牌地与区域性的补贴政策没有完全打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氢能在重卡领域的示范应用。  

在五部委示范城市群的牵引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产品的购置成本得到大幅下降,但距离市场化成本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产业链规模成本下降空间存在压力。  车辆的可靠性及寿命目前无法满足市场化需求,下游应用示范盲目增加规模,不仅对企业垫资能力有较高要求,还导致售后服务成本大幅增加,企业难以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仍存在差距。国产化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膜以及离聚物等关键材料工艺水平仍存在差距;关键零部件的初始性能与国际水平差别不大,但产品的可靠性及寿命仍存在验证不足或不能满足市场化的使用需求。  

五.氢能产业生态涉及多个行业及领域,产业协同机制仍需完善。  

据此建议:  

一.统筹氢能发展战略。建议成立国家氢经济工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协调氢能产业发展,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行业标准法规。氢能已列入能源属性,建议从国家部委办局层面,统一标准及审批口径;对于固态储氢、高压气态、液氢及有机液体储氢,根据技术的特点,出台不同的标准法规,以促进产业的安全可控发展。  

三.创新政策支持形式。建议通过揭榜挂帅或基于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政策支持,继续带动产业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四.加强技术扶持力度。建议加强对关键材料的支持力度,促进国产化材料水平的提升,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对关键零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的支持力度,促进性能水平提升下的技术降本能力,并持续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提升,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五.完善产业协同机制。建立合理、科学的项目实施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示范评价模型,开发式的鼓励市场主体强强联合(制储运加用),在资源禀赋地区进行示范,并配套合理的补贴比例,来实现具有特色应用场景的氢能示范。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薛济萍:氢能尚处于发展初期,建议尽快出台衔接政策

【两会声音】亿华通、天能控股集团、中天科技、国家电投集团、南方电网的代表们为氢能产业发声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促进氢能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薛济萍表示,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2021年8月,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并于2021年12月底批复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示范期为四年,示范期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此项补贴政策大大加快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以及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于2025年底即将期满,而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为此薛济萍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并出台衔接政策,以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例如,可以延续或优化现有的“以奖代补”政策,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调整奖励标准和条件,鼓励更多城市和企业参与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中,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以及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  除氢能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之外,薛济萍还提到,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另一问题是绿氢制造成本仍居高不下,市场需求不足,接受度低。因此他建议对源头制氢进行适当补贴,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集团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设备部主任李文辉: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平台促低碳转型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成焦点,特别是在储能、电动汽车、电池等行业受到的关注度更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集团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设备部主任李文辉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氢基能源是解决储能及化石、化学基础替代的有效方案之一。

李文辉表示,吉林省拥有绿色氢基能源平台,是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创新和促进关键核心成果落地的场景实证平台。  2022年以来,吉林省积极培育“绿氢+”战略新兴产业,抢先布局新赛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绿氢产业支持政策,落地开工了一大批以绿氢化工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政策引领+项目支撑+创新驱动”的绿氢产业发展格局。  

吉林省已在松原市、长岭县、大安市、洮南市、梨树县等地打造5个投资百亿元级的绿氢化工产业园,配套印发绿能产业园区供电实施方案,开启了全国首创供电模式,园区配套新能源80%全部自发自用,20%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实现了风光绿电直供,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李文辉建议,建设绿色氢基能源平台应面向能源、化工、航运、航空等领域低碳转型需求,全力打造绿氨、绿醇、绿航油三条产品线,实现滚动开发,逐步提升全链条能力。同时,结合资源、市场和政策条件,依托国家宏观调控应用氢基绿色能源的帮扶政策,与各区域能源建设需求合作,布局“三北”线、“长江”线、“海岸”线,塑造开发格局,推动绿色消费,形成应用产业链条。 据悉,吉林省鼓励和支持各市(州)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培育特色“绿氢+”产品,合理规划布局,提高风、光、水、生物质等基础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绿氢产业集群化发展。  

李文辉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吉林省绿氢产业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可引领示范、产品引领国内国际市场、高效协作与运行、知名度和影响力享誉国际的能源企业,打造高质量绿色氢基能源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计量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苏圆圆:推动电氢协同产业步入“快车道”

2月25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计量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苏圆圆赶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与园区电厂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就用氢需求及电氢设备改造等开展深入交流。这是苏圆圆今年在该产业园走访的第五家企业。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苏圆圆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加快推动电氢协同发展,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社会降碳减碳。

苏圆圆在电力行业深耕16年。这些年,苏圆圆深刻感受到了广西能源的变迁,亲眼见证了壮乡的绿色发展。  “为民服务,就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这是苏圆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面对2024年钦州电网要连续新建、扩建和投运9座变电站的艰巨任务,苏圆圆采用并行验收模式,带领计量运维团队高质量完成了10千伏彭良、月亮湾等变电站计量装置验收工作,有力满足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及运河经济带发展的用电需求,有效提升了钦州平吉、青塘、久隆等乡镇超30万农村居民的供电质量。 

2024年,苏圆圆到企业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近10场次,组织党员开展用电服务、帮孤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当前平陆运河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据苏圆圆介绍,截至2024年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完成涉及平陆运河项目钦州标段建设与运河经济带规划的电力设施迁改工程252处,通过推行“快装、快接、快送”措施为运河施工项目送电140个,送电容量超16.5万千伏安。同时,该公司提供“绿色通道”快捷办电服务,为平陆运河项目钦州标段沿线16个安置点、6所回建学校、16座桥梁建设提供了优质供电服务。  

“履职尽责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拍脑袋想问题,得沉下心到基层去,到一线去。”苏圆圆说。  

“钦州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群成势,叠加新能源发展迅猛,有着很好的电氢协同发展基础。加快推动电氢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新能源高水平消纳,也能推动多领域深度脱碳,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今年全国两会,苏圆圆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围绕电氢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