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入氢燃料电池和加氢站业务较晚,不掌握先发优势,缺乏相关技术支撑。由于过去长期从事传统石油化工业务,石化企业介入氢燃料电池和加氢站业务较晚,不具备先发优势。
目前还未形成有优势的关键技术,缺乏技术支撑。如对石化企业而言,目前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混输氢、加氢站运营建设等方面尚缺乏经验。
其次,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风险较高。目前氢能产业处于导入期,产业尚不具备经济性,需要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补贴。
全产业链流程较长,上中下游发展不均衡。如终端应用技术开发进程影响上游资源供应,提供氢气和加氢服务的石化企业难以把握。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风险较高。
再次,国外专业公司觊觎国内市场。目前,国际上大的气体公司如美国Air Products公司、法国Air Liquide公司、德国Linde公司、日本岩谷公司等,都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加氢站数目达到369座,其中Air Products 公司、Air Liquide公司和Linde公司建设的加氢站占全球加氢站总量的60%左右,是当前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这些国外专业公司将是未来石化企业在制氢、输氢、加氢业务方面的强劲竞争对手。
最后,国内同行竞争。根据初步研究,目前我国年产氢气超过2000万吨,其中约50%用于生产合成氨和甲醇。我国当前煤化工工业具有强大的制氢基础,制氢富余量较大,这些企业均有可能与石化行业供氢业务形成竞争关系。
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已经建成的80台煤气化炉,若用来为燃料电池车辆供应氢气,则每年可生产氢气400万吨,可以为4000万辆车提供动力。国家能源集团已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根据其规划,国家能源集团拟把氢能产业打造成支撑其建成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重要板块。
为了推进其氢能发展战略落地,国家能源集团正在着力探索建立氢气从制取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参与产业投资和技术研发,其产业投资拟包括氢能的制备、氢能储存和运输,加氢、供氢设施;技术研发拟包括制氢技术、储运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