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至6月10日,韩国、美国、欧洲相继发生氢能设施爆炸事故。结合今年以来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大众似乎对氢的安全性以及是否积极发展氢能有所怀疑,顾忌重重的业界则试图靠时间来淡化。
但这反而可能助长事故发生后的“舆情踩踏”,氢能首席观察认为,对待氢安全事故,业界应该不回避,不退缩,共担氢能安全与产业发展重任。
客观看待氢安全。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零碳能源,氢自身存在着易泄漏扩散、可燃范围宽、爆炸能量大等特点,并对材料具有劣化作用,加之氢产业链长,系统结构复杂且操作条件多样,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纵观近期三起事件,韩国发生在氢气制取,美国发生在储运,挪威发生在加氢站,基本涵盖了氢能供应体系。目前,氢在开放空间情况下因其密度低、扩散系数高,安全较为可控。但氢气在不同形式受限空间中的泄漏扩散规律仍有待深入研究。
能源的价值与其风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没有绝对安全的能源,核心在可控。风险无处不在,但一失万无的道理知易行难。
仅国内,每年天然气、氧气、氮气、氯气等的安全事故均会见诸报端。譬如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2018年上半年,国内燃气爆炸新闻分别有350起,909起,680起和263起。尤其对于新事物的发展,大众心态上存在放大规律。
近两年,随着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发生了近百辆自燃事故,相对于存量占比仅十万分之五。事实上,仅美国大约每3分钟就有一辆燃油车发生火灾。
点、线、面有序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能对于我国打通能源品种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供给侧质量和能源安全,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争先恐后发展氢能产业,氢谷、氢城、氢都层出不穷,一哄而上,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对安全隐患心存侥幸,就可能欲速则不达。正如潍柴当家人谭旭光所言: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合大规模发展氢能。
尤其在行业发展初期慢就是快,通过示范项目(点)稳步打通自主化的全产业链(线)方能行稳致远,最终实现产业百花齐放(面)。此前,我们通过产业化做大规模还能拿市场学技术,但近两年大洋彼岸的政客已带头关闭技术交流大门,国人当自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性及相应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赶不上实际需要一直是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障碍之一。
目前,我国仅相关核电企业和部分高校对氢安全有过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外,其余与之相关氢泄漏与扩散、氢燃烧与爆炸、氢与金属相容性等研究以及实践仍显不足,检测、监控等系统标准更是匮乏。
从工业产品应用而言,氢气已经历近百年的安全使用历史。作为能源使用,应正视氢的安全风险,未雨绸缪对事故后果及预防展开基础研究,为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尤其近期事件中,欧洲的无人值守加氢站,美国的45MP氢气输运,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尚未放开的,更需积极面对,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