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素网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发表于:2022-03-11  来源:第一元素网  

氢能作为传统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理想载体,是我国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路径。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提出和稳步推进,氢能产业的影响不断加深,氢能也成为了两会期间的聚焦话题。

一、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1、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坚持“绿氢”(风、光、水、核)原则,依托氢能产业园和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引导绿氢制取、氢车应用、用能降碳、氢碳循环,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加强合资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并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能全产业链管理涉及11个国家部委,需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完整、先进的全产业链氢能规范标准,强化氢能安全研究,推进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项目核准、规划等行政许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早日实现氢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

2、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国家尽快制定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宽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的领域、行业和区域,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多渠道拓宽氢源,以更大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转化。

建议鼓励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具体而言,建议围绕材料、电堆、系统三方面梳理出“卡脖子”清单,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以及技术创新型企业开展攻关,引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力攻关,共享技术资源,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同时,疏通资金扶持通道,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创业型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建议细化产业政策,出台更强有力的扶持措施,鼓励氢燃料电池在更多类型的交通工具上开展示范应用;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等5个示范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示范城市群;鼓励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等高碳排放行业的“加氢脱碳”;因地制宜多渠道拓宽氢能来源;逐步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

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执行董事尹兆林: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随着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氢能将成为交通领域低碳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在大型公交、重卡、轮船等高耗能、高排放交通运输工具绿色能源替代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建议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包括加大绿氢装置及加氢站建设补贴、氢能售价补贴、氢能汽车购置补贴力度,实行氢能生产和储输设备免税政策,促进氢燃料技术和氢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济师吕亮功: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我国氢能发展的专项规划

主要内容:建议加强氢能发展顶层设计,出台氢能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图和主要任务,并制定完整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统筹企业协作,打造高端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协同、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5、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统筹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在氢能产业发展初期,应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完善政策体系,明确牵头部门,明晰产业链各环节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度,明确制氢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审批政策及流程,理顺管理体制。

6、全国人大代表、原山林场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孙建博:尽快制定出台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

主要内容: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国家部委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和相关大型企业,开展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发展的时间点和路线图,指引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发展。

7、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黄跃金:加强氢能产业规划

主要内容:加快制定氢能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发展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举措;发挥氢能产业链科技攻关和示范作用,关注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同时成立国家层面的氢能研究部门,确保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上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在国际市场应用份额,制定国际标准规则,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国际化发展。

二、地方区域化氢能发展规划

1、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吉林省委会主委、长春市政协副主席秦海涛:加大对氢能开发利用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主要内容:建议加大对氢能开发利用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支持打造吉林西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主链和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装备部件等支撑链。

2、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实施差别化鼓励性政策,助推东北地区氢能构建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建议考虑到东北地区氢能产业现状,应当充分发挥当地氢源和氢能源汽车应用两大地域优势,通过加快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氢能中和二氧化碳、配合加氢站建设带动上游制氢、储氢、加氢环节产业链逐步构建,进而集聚相关产业链资源,推动东北地区氢能生态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进而促进地区产业清洁、高质量发展。

3、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建议将成渝纳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主要内容:李春奎表示,成渝地区既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地区,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尤显迫切。因此,李春奎准备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将成渝两地纳入下一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等建议,以推动完善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布局,增强整体发展能级。

4、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赵萍:建议将成渝城市群纳入国家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名单

主要内容:目前国家已将京津冀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广东城市群3个城市群作为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应用环境、战略定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成渝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产业发展基础最好、汽车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地区,将其纳入示范范围,可有效提升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代表性和整体效果。

5、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建议上海加紧布局海洋制氢新赛道

主要内容:海洋制氢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一方面,制成的氢气可运至陆地,助力沿岸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海上制氢场也能变身“移动加氢站”。以氢气为动力源的远洋货轮,途径时能就地加氢,不必再折返沿海港口。

三、氢能技术及应用

1、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鼓励氢燃料等产品的规模化推广

主要内容:优化新能源货车用车优惠政策。降低车辆购置成本,延续给予轻型燃油货车置换纯电货车补贴的鼓励政策,并适当扩大实施范围,鼓励纯电动、氢燃料等产品的规模化推广。

2、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

主要内容: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从而带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长。

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甲醇制氢一箭三雕

聚焦两会 | 两会释放氢能产业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建议利用间歇的光伏和风电,规模化转化由煤化工等基础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制取液态阳光甲醇(即清洁甲醇,指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极低或为零时制得的甲醇),一箭三雕:将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甲醇;缓解我国液体燃料短缺的能源安全问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4、全国人大代表、吉利商用车首席科学家刘汉如: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内燃机

主要内容:氢气内燃机通过改装传统内燃机,使其燃烧氢气,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的快速可靠的技术方案,因此刘汉如建议,氢气内燃机与氢燃料电池支持政策相同,并纳入氢能发展战略;设立氢气内燃机专项,促进氢气内燃机关键共性技术水平提升;建立若干示范工程,构建氢气内燃机及车辆的标准法规体系。

5、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内燃机工种技能大师、新品试制工段工段长许燕妮:完善氢气内燃机政策法规

主要内容:建议尽快出台和完善氢气内燃机政策法规,加强氢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旦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燃氢发动机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6、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汪鹏飞:发展液氢储运技术及关键装备

主要内容:液氢储运技术和装备要从三个方面推动技术工作:一是开展高效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关键装备科技攻关,突破安全大规模氢液化关键技术;二是发展液氢储运技术及关键装备,实现氢能的长距离、大规模经济输运储存;三是整合大规模氢制备、液化、运输等产业技术链,形成我国特色的氢能综合利用产业链,助力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实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