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泉院士:氢能车与纯电等车型是互补而不是互相取代
近期,多家车企相继宣布研发出续航破千公里的电池,随后有观点质疑尚未达到商用条件,立即引发热议。而相关企业则回应称“今年肯定会推出”,更是增加了这一讨论的热度。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话题,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人及现任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谈谈他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对于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力主要也来自煤炭发电,所以推广新能源汽车究竟能够为能源转型带来多大贡献?陈清泉院士指出研发智慧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能源之所以能“聪明”起来,主要是尊顺我提出的人–信息系统 – 物理系统三位一体的理念,产生智能, 通过各种能源的耦合(注:“能源的耦合”描述了一种综合方法,试图在需要减少碳排放的几个关键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转移。)将废弃无用的能源转换为有用的能源,同时促进碳中和。
比如电网里面有不同的能源发电:水力、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核电等等。如果有多余的太阳能和风电而电网没有办法接受,那就可以通过电解过程,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将水电解为氢气 (将能源流转化物质流)。这些氢气可以就地利用或运送到距离合理的加氢站,用于驱动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汽车。这里面氢气在耦合优化各种能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氢气可以耦合优化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因为氢气有两个属性,氢气既是能源又是物质,氢气既是燃料又是材料。
现在我们的电动汽车已经量产了,今年100多万,明年有望近200万。那么多的电动汽车就逐渐发挥能够平衡电网的作用,是移动的储能。这样也就做到了我刚才讲的,把原来要废弃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同时做到减少碳排放。
陈清泉院士认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互补而不是互相取代。从动力机械来说,就是电动机和内燃机,从能源来说,就是电力(二次能源),氢气(二次能源),汽油、柴油(一次能源)。通过我提出的四网四流融合的理论,不同类型的车辆和相应的能源,可以优化互补。加油站、加氢站、充换电站可以适当融合。根据用户需求和能源及基础设施情况,用户可选用一种或两种类型的汽车。我们的目标是绿色能源、智慧出行,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无排放、无交通堵塞、无交通伤亡、舒适、高效的出行。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虽然今天我们的电厂还是以煤为主,但是到2050年,煤电就降一半了,2060年我们还要达到碳中和。既然国家的能源结构已经逐渐发生变化, 自然而然我们的电动汽车的能源也会走向清洁化。就是今天,肯定的说,纯电动汽车在市区运行的地点是没有排放。
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效跟石油车相比是不是更高?这个不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源效率比汽油、柴油车要高。所以新能源汽车对能源转型有所帮助,会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