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上市公司H1半年报预示了什么?
今年上半年,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运行态势如何?虽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市场推进不及预期,但无论从产业宏观层面还是从技术微观层面来看,仍在提速发展,前景可期。
近日,高工氢电系统整理了40家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在2020年H1的表现(覆盖燃料电池、整车生产、加氢站、配套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链相关领域)发现,疫情之下虽然这部分企业的营收和盈利大都有不同比例下降,但他们在氢能业务板块的布局力度并未减弱,甚至可以说,在国家相关氢能政策密集出台的引导下,产业整体呈现出火热态势。
氢电产业发展提速
市场方面,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燃料电池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831辆,同比下降54%。其中,氢燃料电池客车销量为746辆,同比增长33%;氢燃料电池专用车销量为85辆,同比下降93%。
企业方面,清能股份报告期内加大了核心材料(包括膜电极、非常规流道超薄石墨极板及金属双极板材料)及工艺的研发投入,完成了单堆120kW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并开始300kW以上超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大洋电机完成46kW、50kW、65kW燃料电池模组的产品开发工作,同时还完成了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可匹配30-65kW)、罗茨式空压机(可匹配30-100kW)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工作。华昌化工、腾龙股份、百利科技、包括上汽集团均在半年报中透露,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获得突破性进展。
腾龙股份旗下公司新源动力发布最新款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模块HYMOD®-110;龙蟠科技上半年还专门斥资1亿元成立新公司——江苏铂炭氢能源有限公司,剑指燃料电池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催化剂的研发。
资本方面,吉电股份公开募资30亿用于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ST京城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将以增资方式注入子公司天海工业,用于核心战略产品氢能相关项目建设及新产品研发;清能股份2019年下半年发行股份成功募资45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又获中金资本5000万投资;亿华通成功上市……在此仅举例,不多赘述。
此外,美锦能源按照“产业链+区域+综合能源站网络”的三维布局思路,上半年分别推进了山西晋中、山东青岛、浙江嘉兴三地的氢能产业园建设。亿华通与滨化股份合资成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汉缆股份与恒劲动力签署协议约定共同投资设立一家从事氢能备用电源技术应用和设备制造及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等。
整体而言,上半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方向明确,产业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国内已经发展出了一批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有技术有经验的厂家,已取得一定成效。
氢能协同发展
长时间以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因为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尚未自主化、产业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从上半年氢能产业发展势头以及企业布局看,这种局面有望很快得到改观。
事实上,与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一样在上半年有所突破的还有氢气来源、存储、运输、加注等环节,尤其是加氢站的建设与网络布局。
上半年,大洋电机在加氢站方面展开投资,以服务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用应用。嘉华能源旗下企业苏州常嘉氢能源投建的第一座加氢站——常熟商用加氢站开始示范加氢运行,这标志嘉化能源从产业链从化工向氢能领域延伸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厚普股份完成中石化浙江嘉兴嘉善善通油氢综合能源站、中石化西上海与安智油氢综合能源站等成功案例,并先后中标了张家口纬三路加站建设以及一汽丰田考斯特氢燃料车生产基地的70MPa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等项目。
在具体的相关配套零部件上,江苏神通面向储氢系统及加氢站等氢能源产业领域所需的特种高压阀门产品开展了研发和生产,为氢能应用产业链提供解决方案。据悉,其中加氢站配套阀门在上半年已经做出样机,且完成了试验验证、鉴定,拿到了许可证等。
可以说,在燃料电池提速发展大背景下,氢能产业链也在协同发展。
自2019年初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氢能产业便迎来一股发展热潮。这种热度在上述企业今年半年报中已足可见一斑。在如此多企业加码布局的背景下,氢能产业有望以更快的速度走出一条打破国外氢能技术壁垒、占据氢能国际竞争高地的产业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