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氢能地图
2018年10月18日,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合作。此前一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口举办,氢能产业发展受到舆论期待。
1“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世界各国,东起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处中间广大腹地。沿线国家总人口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4%;人均GDP约为3780美元,为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37%。
沿线分布着世界最主要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通道国,是世界经济与能源的心脏地带,而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沿线国家发电装机15亿千瓦,其中火电、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及其他装机占比分别为72.9%、16.1%、4.3%和6.7%。
2016年《巴黎协议》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球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新能源的国际合作成为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将清洁能源视为构建“绿色丝绸之路”的重要依托,旨在根据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原则来推进并强化沿线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2氢能——和平能源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和总体原子数的92%。氢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广泛存在于化石能源和水中,尤其水又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改变了传统能源品类时空分布不均的桎梏,将极大重塑未来地缘政治,是当之无愧的“和平能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家间的能源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油气资源领域,还体现在优势产能、新能源技术、能源资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能源设备等方面。
2017年中国发布《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提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完善全球能源治理结构等七大合作重点。
通过高效合作,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煤、油、水、风、光等各类能源转化为电力进行远距离传输或就地转化为氢能,最大程度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性,能够带动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对于“一带一路”东西重要两极——中国和欧洲而言,发展氢能不仅意味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更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中部传统能源富集区也是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影响力的新途径。氢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有益补充,对于周围非洲等能源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可通过分布式形式提供发电、供热和高品质交通燃料。
3“一带一路”氢能地图
“一带一路”沿线聚集了全球发布氢能战略国家的85%,加氢基础设施的79%,燃料电池装机的83%以及燃料电池车辆的42%。可谓资源上有基础,技术上有积累,应用上有规模。
目前,欧洲、东亚和北美是全球氢能发展的热点区域。其中,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氢能发展,中国、印度和南非也正在探索适合自身的氢能路线图。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东中西能源互动合作。北方、西南、沿海以及内陆先导省份已有80%明确积极推动氢能发展,21个先导城市已有90%地区有氢能项目落地,其中以上海、天津、郑州、武汉为代表。
4实现氢能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快能源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跑者,“一带一路”将助推中国进入国际能源合作新时代。
《2019“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呈现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国家减少、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增多的特点。开展“一带一路”合作过程中,除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中央企业的推动外,要继续加强与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能源论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能源宪章、世界能源理事会等能源国际组织的合作。
风口之上的氢能正受国内各区域和企业的热捧,规范发展势在必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能源工业基础和巨大市场优势,扎扎实实发展自主核心技术,避免一哄而上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真正践行“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方能在未来实现能源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乃至能源价值体系反哺全球。 (来源:拉瓦锡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