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氢能将大规模部署
作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未来发展方向,氢能也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同时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5年,我国氢能供给量将达到4000万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再次强调氢能,相关氢能政策相继发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级、省级、市级政策出台超过70项,补充了“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多地也开始加速氢能产业的发展,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发布了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山东、山西、辽宁等地加快推进。
氢能的能量密度高且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政策利好,未来氢能源实现大规模应用是必然趋势,如此一来,如何制氢成了首先要突破的问题之一。
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席主席、法国液化空气集团首席执行官Benot Potier表示,2019—2020年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氢能技术快速且大规模部署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降低,制氢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国际氢能委员会指出,到2030年,电解制氢在氢能领域投资占比最大,低碳制氢成本或降六成。与此同时,物流和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化、氢能应用产业集群规模扩大也会推动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降低一半。
制氢企业也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华昌化工投资氢气充装站项目,还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氢能源联合研究院,总投入1600万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东华能源每年可副产6万吨高纯度低成本氢气,预计2020年还会新增3万吨高纯度低成本氢气产能。
另一方面,使用氢能源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氢燃料电池。有业内人士指出,氢能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里程焦虑问题,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过程中的一大痛点。这是因为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大、分量轻,密度是锂电池的239倍,而且加氢速度快,相比纯电动车更适合大型或远距离运输。
很多车企也是看中了氢能源的这一点,开始持续发力氢能源产业。长安汽车与一汽、东风、兵装集团、江宁经开科技签订协议,共同设立公司获取氢燃料动力等领域技术;科力远氢燃料电池客车落地,并正式投入国家级4A景区线路运营;雪人股份已为金龙、金旅等整车企业配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2020年向上态势有望保持,在此推动下,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商用车将达到1.16万辆,乘用车将达到0.3万辆。由于续航和充能优势,氢燃料电池车也将用于卡车、客车、工程机械车,甚至是飞机。
市场人士分析,按照当前的政策规划,2020年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商业化初期。暖风频吹,氢能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