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佛山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逆生长”现象经验谈
2020年7月18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课题启动会暨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论坛采用线上线下五地联动方式,共设置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主会场设在沈抚示范区,4个分会场分别设在上海、深圳、佛山、大连,来自全国新能源领域行业泰斗、专家学者、精英企业家相聚论坛,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之路。
会上,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做了重要发言。以下为内容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我是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实际上我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氢能产业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地祝贺!
这个论坛,我觉得从举办方案来看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云论坛。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说常态化防疫,我们已经创新了很多工作方式,比如说:云洽谈、云签约、云动工,这次论坛以主会场加分会场视频论坛的方式,这个应该也叫“云论坛”,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云论坛就像当下疫情要求科学佩戴口罩一样,肯定会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也说明今后氢能产业发展这种新形式论坛,会成为我们一段时间内工作的一种新常态。
其次是专家新锐。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论坛邀请的专家都是年富力强的,可以称之为都是一些新锐专家,像王海江院士、邵志刚教授、余卓平教授,我都比较熟悉。之所以说是新锐,主要指亲自从事第一线研发生产,代表了中国氢能产业最新研发水平,都是中国氢能产业新一代领军人才的代表。此次论坛重点邀请这些新锐专家参加是很好的导向,更是体现了我们发展论坛的高规格,所以我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并能以演讲的形式表达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在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带有规律性的“逆生长”现象,这就是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往往不是出现在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才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往往是从经济资源匮乏、人才条件相对缺乏的地方脱颖而出。
佛山氢能发展真正始于2014年底,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不但缺核心技术,也缺氢气来源,人才更为缺乏,当时只有一些举办国际论坛的经验。经过5年多的发展,按照业界说法我们取得了“五个最”成效,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规律。
首先,佛山最早引进了加拿大巴拉德公司9SSL生产线。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商用车技术,形成了佛山氢能产业的核心技术的很重要的路径,是最早引进的。
二是佛山最早出台并实施专门的氢能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的地级市和区域。
三是佛山全国拥有最多加氢站的地级市,到现在我们可以正式投入运营的有16座加氢站。
四是佛山是目前中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国氢能产业创新标准基地,我们在2018年3月经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批准,正式成为中国的唯一的氢能产业标准创新基地,我们今年下半年还要争取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验收通过。五是佛山是中国最多的氢能产业商用车的示范运营城市,目前佛山已有1500多台商用车在大街小巷上穿梭运营。我们正在申请中国氢能产业的示范城市。
我在很多场合介绍佛山氢能产业的发展,都要专门讲到发展这个产业,首先需要克服思想认识问题。我认为发展像氢能这样的新产业、推广使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解放思想最重要。我一直认为在中国氢能产业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克服三种思维障碍:
第一种思维障碍是“谈氢色变”。这种思维代表了一种极端保守的行为,甚至认为氢能产业是一种高危险性的产业,甚至和氢弹爆炸联系在一起,所以就“谈氢色变”,根本不敢推进这个产业。
第二个思维障碍是“大鸡不啄小米”。也就是对氢能产业的重要性认识非常不够。实际上我们从这几年推进工作中越来越证明氢能产业规模用业界的话说是没有“天花板”的产业,可以说对中国生态环境改造,推动新形势下颠覆性产业取得突破性飞跃作用巨大,用我常讲的话概括来说就是:“人,没有氧活不了,没有氢活不好”。氢能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高质量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三个思维障碍是“叶公好龙”。实事求是评价中国地方政府这几年在推进氢能产业中,呈现“六多”:首先是口号多、目标多;其次是思路多、规划多;最后是展览多、论坛多。应该说这些都有必要,但过多就会危害这产业的发展,这应该是“叶公好龙”的重要表现。
实际上我们佛山在2014年底开始推进氢能产业,是真正做到大刀阔斧、真抓实干。
首先是敢于花大价钱引进人才,舍得花功夫力气引进有真才实学的氢能人才。第二是敢于用“轻资产”模式引进成熟实用氢能技术推动产业示范运营。第三是我们敢于率先区域示范,打造本地的运营市场,比方说率先在全国打造1000台氢能公交车的市场,率先建设6.7公里的氢能现代有轨电车的示范线,打造了实实在在示范运营市场推动了产业发展。第四是敢于超前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尤其是加氢站包括输氢管网的规划建设。我们认为发展氢能产业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打破这些“叶公好龙”思想,真正做到这“四个敢于”。
我们判断新形势下中国氢能产业推进历程,时间上有个窗口平台期,即从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技术上有个成熟过渡期,即从技术的研发示范到运营推广,解决从有到多、从有到优的问题。佛山已经抓住机遇走过窗口期,进入了运营推广阶段。
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在窗口期一定要突破前面讲的三种思维障碍,进入运营推广期后要突出树立三种新的观念。
第一,打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困局。
我们佛山氢能产业到2018年开始进入正式运营阶段以后,氢气的制备和加注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一个瓶颈,其实这也是氢能产业阶段性递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曾说过:“没有加氢站网络,再好的氢能汽车都是一堆废铁”,现在要进一步说明:“没有便宜的氢气,再好的氢能车谁都不敢用。”氢气价格的降低以及氢气加注满足市场需求,是我们当前重要的追求目标。
作为氢能产业先行先试地区,对于紧跟的兄弟城市,我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要突破加氢站行政审批的空白。加氢站的行政审批有四个关键性的许可:一是消防审批许可、第二是特种设备充装许可、三是氢气销售经营许可、第四是氢气化工园区生产许可。
这四个许可涉及到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尤其还有应急部门,这三大部门在地方政府中一般由不同副市长分管,协调难度大,需要经常多次协调,这可以说是佛山要专门成立氢能领导小组的内在原因。
在这个当中,佛山率先在全国填补了国内空白,我们借鉴天然气的行政审批的模式,建立了以住建牵头行政审批的模式,突破加氢站审批流程空白。
其次,要突破单一加氢建设经营模式,充分做到以油补氢,用油氢电混合加氢站的模式推进建设。佛山率先在全国做通了中石化、中石油的工作,尤其是中石化,用传统的加油站的改造,建成了中国最早的油氢合建站,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再次,用“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建设,突破化工园区制氢限制。佛山没有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比较昂贵,外运距离远造成氢气价格偏高,达到80元每公斤左右。现实逼迫我们解决氢源问题,一定要突破化工园区这个限制,用“制氢-加氢”一体化模式把氢气价格降下来。
我们这两年做了“三步走”的关键性探讨。
首先,是技术上接受应急部门合理化建议,采取天然气重整制氢方式,在加氢站内实行天然气重整制氢,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用制氢工艺突破了化工园区制氢限制。
第二,采取氢能车经营企业和加氢站建设一体化经营模式,采取“自制自用”方式规避化工园区的生产许可。
第三,采取“子母站”的方式进行制备氢气,突破长距离运输导致氢气价格偏高问题,佛山16座加氢站,我们规划建有5座天然气重整制氢的母站,配备11座天然气子站,用子母站模式通过三步走协调解决了佛山目前氢气昂贵的问题,达到了40元/kg的平衡点。
佛山丹灶加氢站-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加氢站
第二,要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目前,我在政府分工里面,除分管市场监管以外,还重点分管教育。管教育当中,我一直在思考教育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哪里?从目的上衡量,我认为体现主要是超越,学生一定要超越老师,子女一定要超越父母,部下一定超越上级,这三种超越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
所以,我们觉得从氢能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一定要追求卓越、不断超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定要追求最顶级的技术。在技术研发方面,我们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求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而是选择一个专门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
我在2015年底的一个演讲中为何选择“不疯魔不成活”这个主题?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中国氢能产业技术路径选择方面,我们比较适合中国环境和市场特色,偏向实用技术的运用。
我们很早就选择了巴拉德公司石墨双极板的技术,并把双极板技术推到极致,选择超薄石墨板成为佛山未来氢能发展的一个独特路径,成为我们技术方面一种极致的追求,当然我们并不排斥金属板技术。
现在从技术的布局方面,力求做到原型机研究在外(国),系统集成在内(佛山),通过做大产品品牌,推动佛山全域、广东全域乃至全国南北全域的示范推广,超薄石墨板电堆和系统集成成为佛山未来氢能产业技术发展的一种极致追求,用这种不断超越精神形成佛山未来氢能产业最大特色。
当然在氢气制备方面,比方说液氢的使用、包括固态氢加注、制氢方面,我们都有很多面对市场的最优技术选择,都要体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极致追求理念。
中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中国第一个油氢混建站
第三,倡导“独行快、众行远”。
推动氢能产业,我经常想起“弄潮儿更向潮头立”的诗句,推动氢能产业肯定是弄潮儿做的事,这要有十分的冒险和担当的精神,更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还要有战略上的谋划,更要有政治家办氢的考量,这对政府如此,对企业要求更是如此。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对手是难免的,但是如何看待对手,需要有政治家的权衡,借用外交语言来说,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氢能产业企业来说,头脑中要清醒知道“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技术”。
在处理这种对手企业当中,要有正确的看待,你的朋友是对你的支持,但你的对手是对你的促进,你的对手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的老师,对你是一种推动作用。你的对手的成功与失败都对你来说是种借鉴、对你来说也是种鞭策。
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们一定要形成一种理念,大家抱团一起行走,不仅逆境中可抱团,顺境中更要能抱团,互相支撑、行稳致远,中国氢能产业才能推动走得更远。所以佛山都是习惯于把自己的经验做法毫无保留地推荐给兄弟城市,把佛山的最好的技术也是毫无保留的介绍支援给兄弟城市。
未来的发展,我们也需要兄弟城市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不断实现超越,“独行快、众行远”,和各兄弟城市一道团结一致,不断把这新产业推上新台阶,真正使这种氢能产业、氢能车辆成为中国高铁之外的另外一张名片。
佛山高明加氢站—国内首个氢能有轨电车加氢站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们总是高估未来2年的变化,低估未来10年的变革。这句话非常适合于我们评估中国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径。我坚信中国人一定能用自己的努力推动人类氢能时代的尽早到来。
最后,我想借这个论坛之际,真诚地祝愿沈抚新区氢能产业获得巨大成功,也祝愿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