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发布新一代氢燃料汽车Mirai,最大续航900km
每年车展无疑是各大车企为新品造势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讲,只要是在车展上亮相过的新车型,之后不久便会在国内市场正式上市。不过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在丰田的展台上就有这样一款车,近几年每逢大型车展都会如约而至,但却迟迟未能引进中国市场,甚至即便是那些对丰田品牌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不一定能叫得出这款车的名字。因为这款车根本没有官方的中文名字,而是直接以日语假名“みらい”命名,罗马字写作“Mirai”,翻译过来即是“未来”。说到这里你是否对这款车有一些印象?
Mirai,于2014年12月日本上市,作为丰田旗下的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如它名字中的含义那样,代表着丰田对于未来新能源出行的思考和实践。作为一款诞生于5年前的丰田车,却拥有现在看来依旧锋利的外观设计,尤其是前脸独有的立体X线条造型和极力追求空气动力学的小倾角前挡风玻璃,均给人一种强烈的未来科技感。
而要说Mirai最让人侃侃而谈的地方,便在于它采用了高压氢气作为动力能源,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55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10秒,并具有低重心、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经过3-5分钟的氢能源加注即可完成充能。
在JC08工况下,Mirai的最大续航可达到700公里,而实际综合续航能力也能达到500公里左右,这个水平放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媲美燃油车的,而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量产车型零排放。
尽管初代Mirai在全球范围的销量并不亮眼,但也无法阻止丰田押宝氢燃料电池的决心。在本届的东京车展上,丰田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一代Mirai概念车,并承诺在燃料电池电动车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官方表示新车在续航里程上较初代车型增加了30%,意味着新车的最大续航将会超过900公里,实际综合续航约为640公里。
除了核心系统的提升外,第二代Mirai的另一项重大升级则在于平台化,新车采用了丰田全新的TNGA架构,并且驱动方式从前轮转移至后轮驱动,笔者猜测如此一来能够获得更好的操控性。
而新车在外观上与现款车型也已经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说第一代Mirai的外观还保留有昭和时代漫画家北条司的犀利硬朗风格,那么全新一代Mirai完全可以理解为FCV版的雷克萨斯。整体外观设计已经收敛许多,并且更给人一种豪华车独有的视觉美感。
正如丰田新一代Mirai的首席工程师Yoshikazu Tanaka表示:“我们希望制造一辆人们真正想买的车,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辆环保汽车。”
从新一代Mirai身上能够看出丰田有意愿将这种全新动力车型融入到普通消费群体当中,并计划将产能扩大至现有车型的10倍。理想总是丰满的,但现实往往却是骨感的,现款Mirai的真实销量到底如何?
根据丰田官方数据显示,丰田Mirai推出5年以来的全球销量超9000辆,言下之意就是还不足一万辆。而它的主要销售地区分别为日本、美国和欧洲。
作为它的主战场,Mirai在日本本土的总销量为2983辆,其中2015年到2019年的年销量均不足1000辆,仅2016达到过950辆,随后三年呈现出递进式下滑。
在日本本土,现款Mirai的官方售价为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7.3万元,这个价格虽不便宜,但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对于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200万日元的补贴政策,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购车价格在5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4.2万元,结合补贴政策来说日本本土的Mirai还是具有一定性价比的。
北美市场表现则要好于日本市场,Mirai在美总销量为5607辆。而它在北美市场的起售价为59455美元,约合人民币为42万元左右,抛开高科技氢燃料电池动力之外,Mirai本质上就是一款紧凑级轿车,实用性方面难以与尺寸更大的B级轿车或SUV车型相提并论,但好在美国加州拥有全球最密集的加氢站,因此推广起来难度会相对小一些。
不难看出,现款Mirai在海外市场上的销量不太理想,这其中最大的问题除了较为昂贵的售价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加氢站普及和国家扶持政策上的制约。通常来说,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好加氢站的基础建设,但建设加氢站的成本高,如果不是国有大企业支持,一般很难普及到全国,实现商业化更是无从谈起。
而从地域特性来讲,氢燃料电池汽车更适合日本、韩国、欧洲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国家。这类国家由于人员活动范围较为集中,因此在基础建设方面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想要在中国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可行性是极低的,一方面国内城市分布更广,想要将加氢站实现区域性覆盖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难度大也是阻碍实现快速国产化的因素。
目前能实现量产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包括丰田Mirai、本田Clarity以及现代NEXO,而从本田方面的规划来看,它们也更倾向于在中国推广油电混动、纯电以及插电混动车型。
结语
放眼全球,能够实现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企屈指可数,因为无论是前期研发亦或后期推广,对于任何大体量车企而言都极具挑战性,但笔者依然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投入到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因为环保一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只不过从现阶段来说,再好的FCV,也与中国市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