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长处和短板显著,加氢站数量严重不足
近期,在传统汽车市场产销急剧下滑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却逆势而上,备受政策呵护和资本青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也相继公布氢能产业规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个城市提出明确的氢能产业建设规划,投资总规模达万亿级别。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魏学哲认为,目前氢燃料还处于产业化的初期,燃料电池的技术有较大进步,已经达到车用基本要求,副产氢气的制备成本较为合理,但氢气在运输和存储环节的成本较高,理想的运输、存储方案还在探索之中;从安全性看,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和在开放空间停放的安全性还比较好(即使氢气泄露也会很快挥发),封闭空间的停放还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氢能应用前景广阔,将不仅仅限于汽车。
2018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不到2000辆,和燃油汽车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长处和短板都很明显,行业应该冷静应对。与传统燃油车和锂电池汽车的技术路线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环保、续航里程长(500-1000公里)、环境适应性强、加注快使用便利(加氢只需3-5分钟)等优点。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短板同样突出。首当其冲的是加氢站数量太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运加氢站23座,在建约40座。如在中国汽车产业最发达的上海,可用的加氢站只有位于嘉定和金山的两座。基础设施不足使得氢燃料电池汽车只能在加氢站周边跑,行驶路线严重受制约。
同时,行业高度依赖补贴。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售价动辄超过百万,即使在扣除高额的财政补贴(参考2018年补贴政策:20万/30万/50万三档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后,性价比依然不高。除了购置成本高,氢燃料加注的费用也相当昂贵,用户端1公斤氢气的价格在70元左右,以乘用车为例,折合每公里制氢加氢成本约0.7元,稍高于同类型燃油车。此外,还有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依赖日本进口,法律法规、审批流程、标准规范不够完善,用户数据积累较少、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考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