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亿美元新建超级电解槽工厂,NEL要在绿氢竞赛中抢跑
来源:第一元素网 2023-05-09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政策的最终落地,让全球各大经济体不得不更积极地展开“脱碳”以规避新政对跨境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
欧盟碳关税划定的征收范围包含氢能,而绿氢因其“零排碳”的特点被免于征税。绿氢因为能够被运用到工业、能源和交通等领域中、助力部分行业深度“脱碳”,而被各国政府重视。
5月4日,汽车行业巨头通用公司的合作伙伴——挪威NEL氢能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自动化电解槽超级工厂,该项目投资额为4亿美元。
雄心勃勃的NEL
NEL是全球最大的氢能电解槽生产公司之一,同时掌握加氢站设备制造能力。NEL的制氢技术可以追溯至1927年,并至今在氢提纯公司中居于全球领先地位。NEL专攻电解槽技术生产可再生氢气设备和车用氢燃料电池。
虽然本次将在密歇根州建立的工厂还未确定具体位置,但NEL的首席执行官Håkon Volldal表示,选择密歇根州是综合考虑了当地的财政激励政策、高质量水平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当地高校研究所有机会与公司达成协作,为专业人才提供高薪岗位和相关培训。
考虑到NEL和通用公司此前已经达成合作协议,将厂址定在密歇根州,也有当地邻近通用总部所在的底特律的原因。
NEL的密歇根新工厂将在建成后具备每年提供4GW碱性PEM电解槽产能设备的能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产能将用于制备氢气,供应给140万辆汽车。
一年前,NEL与通用汽车联袂开发并改进了NEL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技术。同年11月,为了加快NEL在电解槽领域的产业化进程,NEL美国分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该协议通过结合通用汽车的燃料电池技术与NEL的电解槽技术,有望开发出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氢能。
“NEL和通用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我们将氢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起到了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毕竟电解技术是创造稳定清洁的氢能源、为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关键。”Volldal说。
“拜登政府从就任第一天就致力于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技术来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并对抗气候变化。”美国能源部的氢和燃料电池办公室增加了对研究和创新工作的投资,此举催生的技术进步,将带动实体制造业向千兆瓦级规模转型。
此外,美国能源部还以2022年9月公布的的70亿美元融资,将创建区域性的“氢集群”,以打下一个国家清洁氢网络的基础。两党共同提出一项基础设施法案,以表对氢集群项目的支持。
为激发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潜能,美政府还欲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法案,该法案于全年签署通过,为清洁能源提供税收抵扣,上限为每公斤3美元。
NEL的产品是实现绿氢经济的关键动力,它能够让运输、炼钢、氨制取过程中碳的零排放成为可能。该项目预计将受益于政府对包括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的投资。
除了新建密歇根超级工厂,NEL还在积极扩大其他工厂的产能。NEL目前正将其在挪威的工厂产能从500MW增加到1GW,并将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工厂产能扩大到500MW。
美国缓解通胀法案为生产绿色氢气提供了可观的税收抵免,作为重工业替代化石燃料的激励措施,NEL还计划在发电和运输过程均使用氢气,以减少碳排放。
全球电解槽市场繁荣
NEL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产能扩张,表现出全球氢能市场繁荣给电解槽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
2022年全球电解槽市场出货量达到1GW。碱性电解槽设备凭借运行稳定、售价低廉等优点,2021年出货量达到776MW,为目前市场主流选择。
2020年起,在欧盟和美国净零排放计划向市场投入数千亿美元刺激下,氢能装备市场需求激增,Nel公司营收也出现大幅增长。
NEL2022年年报显示,当年订单量为22.8亿挪威克朗,年底积压订单为26.1亿挪威克朗,比2021年增长112%。
NEL在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了25%,达到9.94亿挪威克朗,其中电解槽部门的收入增长61%,占Nel总收入的 75%,而加氢站部门收入下降了26%。2022年NEL电解槽营收甚至已经接近2021年全年营收。
与电解槽的繁荣相比,全球加氢站市场建设显然陷入沉寂。这也反映在了NEL不同业务部门的收入对比上。
当前全球加氢站建设主要来自欧洲和亚洲地区,而欧洲在燃料电池汽车等推广上较慢影响加氢站的推广,甚至英国等地区出现了拆除加氢站的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新增运营加氢站45座,欧洲近几年加氢站增长的缓慢使得亚洲地区加氢站数量自2019年实现赶超欧洲后,差距被持续拉大。与此同时,欧洲加氢站市场面临来自壳牌、法液空、林德等巨头的竞争。
此外,安全问题也是限制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率先发展氢能行业的国家,挪威在2019年6月曾发生过一起氢燃料补给站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涉事的NEL立即成立应急管理团队,关闭同类型加氢站,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更大的损失。
后查明,爆炸系高压储氢瓶位置装配错误导致。NEL向市场发布全球首例加氢站事故报告后,立即进行改进储氢瓶装配工艺、成立专业检测机构等一系列安全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强调,管控氢能安全风险要以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坚持本质安全、系统防控,同时也对于氢气储运装配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巩固自身技术、安全、经验等优势的基础上,NEL希望通过更为积极的扩产,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