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7日,由亚化咨询主办,瑞必科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与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赞助的2019制氢、储氢与加氢站技术论坛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能源和化工行业巨头、氢能领域项目投资者、工程公司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就全球与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前景与投资机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化石能源大规模制氢技术,工业副产氢资源潜力,液氢与高压气态储氢技术经济比较,甲醇、甲酸和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应用前景,加氢站关键技术、建设成本与运营经验,加氢站与加油、加气站合建思路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自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上海镁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亚化咨询、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 GmbH、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E4tech、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武汉雄众氢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们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武汉雄众加氢站进行了参观考察。该加氢站是中国日加氢能力与储氢能力最大的加氢站之一,于2018年底建设完成。
作为氢能行业的领先研究机构,亚化咨询在会上发布《中国氢能产业链年度报告2019》。报告显示,氢气制备方面:氢气的主要生产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其它清洁能源制氢等。据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其中煤制氢占比62%,为主要的氢气来源。
氢气储运方面:氢气的储存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低温液态储氢与有机液态储氢等。运输方式目前以高压气态和液氢运输为主。液氢运输具有经济、高效等优点,且安全性更高,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氢能源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运输方式;中国仍以高压气态氢运输为主。
氢能用途方面:氢能广泛应用于发电、交通运输、民用、航空航天、工业及储能等领域。目前,最热门的应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FCV)。行业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能源加注时间短、低温性能相对稳定等优点,在商用车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与纯电动汽车互为补充,能够基本覆盖公路交通运输全领域。
基础设施方面:据LBST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69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新增48座;其中亚洲有136座,欧洲有152座,北美洲有78座。中国加氢站数量相对较少,建设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包括建设成本昂贵、审批流程繁琐等多个方面。截至2019年1月中国仅有30建成(运营)加氢站。
2019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关键部件论坛武汉成功召开
2019年3月7-8日,由亚化咨询主办,Vairex Air Systems赞助的2019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关键部件论坛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来自燃料电池汽车、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及气体扩散层等电堆关键部件企业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就全球与中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发展现状与市场展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与智能制造,电堆与膜电极、双极板技术进展,车载储氢、供氢与氢气循环系统,燃料电池空压机技术研究与性能提升,热管理与水管理设计与优化,车载大功率DC/DC应用进展,燃料电池车用电控系统、驱动电机及储能电池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自赛迪顾问、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氢电有限公司、Vairex Air Systems、上海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大族激光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香港正阳氢燃料系统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专家们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作为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先研究机构,亚化咨询在会上发布《中国燃料电池产业链年度报告2019》。报告显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用于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车主要由5个系统组成:A)加氢系统;B)氢气存储系统;C)氢气输送系统;4)燃料电池系统;5)电力推进及电力管理系统。其中,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了燃料电池堆、空气供应、氢气供应、热管理及水管理五个子系统。燃料电池堆主要由单电池由堆栈方式构成,单电池包括双极板、膜电极、密封圈。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
2010年以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规划,引导燃料电池技术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在此基础上,中国燃料电池车发展提速。公开资料显示,中国2017年燃料电池车产销量为1272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车产销量均为1527辆,其中燃料电池客车1418辆,货车109辆。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亚化咨询认为,中国燃料电池产业链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氢燃料电池在商业化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如核心技术仍有差距、产业链相对薄弱,产能不足,部分关键部件缺失等。亚化咨询认为,中国仍需加强对燃料电池相关材料的研发。